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史学史研究》2023年总目录

史学史研究编辑部 史学史研究编辑部
2024-09-13


史学史研究2023年总目录

(括号内数字分别为期数和页数)


中国古代史学

晋、魏追迹夏代与《纪年》《厚父》的古史观

周秦汉;廖名春(3,1)

传统史学“实录”思想在汉唐间的发展

赵   琪(4,1)

世传谱学:中古谱学世家及其家学特点

陈   鹏(1,1)

《世说敬胤注》所见东晋建国佚史考

李浩搏(4,13)

备南北:《吴越春秋》与《南史》《北史》编纂

靳   宝(1,12)

唐代政治斗争与武士彟形象之变迁

杨永康;王宇男(2,1)

辽代记注官初探

吴凤霞(2,10)

细碎间见其统绪

——洪迈《容斋随笔》之史学史识见

朱露川(2,17)

宋元传记资料中的夏竦形象塑造

其政治文化背景

刘   敏;邓洪波(3,9)

明太祖“易名史”考

——兼议明朝开国史料的使用问题

胡   丹;李欣玙(4,25)

明代嘉万时期徽州家谱编修变化刍议

徐剑鸥;徐   彬(4,35)

以史析运:査继佐《罪惟录》史论研究

阚红柳(1,23)

乾隆朝臣节评价的转变与

《续通志》的“贰臣”书写

刘骏勃(1,33)

中日实录史学比较研究

谢贵安(3,22)


中国近现代史学

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的历史不容否定

——驳英国蓝诗玲等人的荒谬观点

王宪明;姬泰然(2,29)

晚清士人世界弱国历史书写的学术与

话语体系特点

刘  澍(4,44)

本土化、科学化和方法热:

民国时期史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趋向

左玉河(1,46)

朱希祖在南明史研究上的成就与贡献

吴   航;高   磊(4,56)

论陈垣先生的报刊编辑事业

胡晨光(4,68)

“史皆档案”:沈兼士的史料观探研

庾向芳(4,79)

民国时期姚从吾的史学理论探索

张德明(1,62)

从相知到相离:傅斯年与岑仲勉关系考论

张   峰(3,32)

唯物史观与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思路的转变

——以谭丕模《清代思想史纲》为中心的讨论

王   豪(2,40)

略论朱谦之的史学理论建构

赵庆云(1,56)

阎宗临的欧洲封建制度研究析论

张   炜(3,41)

日记视域下张舜徽的历史文献学与学术批评

舒习龙(2,53)

新时期传承中国传统史学思想与方法的再思考

刘丹忱(3,50)


外国史学

论李维史学的命运观念

陈金海(2,64)

提奥多里特《教会史》的史料来源

及其功能探析

邓默晗(1,70)

亲眼所见:艾因哈德的《查理大帝传》与

中古拉丁欧洲传记的转型

李隆国(3,61)

圣维克多的休的《编年史》编纂及其理论蕴含

程利伟(3,73)

约阿希姆的普遍历史观念

夏玉丽(3,85)

“威尼斯神话”的沉浮与威尼斯历史书写的嬗变

王   琛(4,87)

浪漫主义思潮下施莱格尔的普遍史书写

张一博(4,105)

乔治·芬利的古典文明衰亡说

吕厚量(2,73)

“弗劳德病”:科学主义史学的理性缺失

李   勇(1,81)

柯林武德的世界史学叙事及其缺憾

顾晓伟(2,88)

海登·怀特的“中间语态”理论

及其对历史书写的启发

李   根;周巩固(1,89)


历史文献学

北宋石谔墓志文研究

陈朝云;杨   丫(1,99)

《永乐大典目录》所载行政区划勘误

葛小寒(4,115)

论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的“附录”

——兼论中国古代书目分类体系的成熟

杨新勋(1,110)


方志学

论宋元方志中的“乡里”类目

王   旭(2,102)

《读史方舆纪要》“川渎异同”的撰述旨趣及

学术价值

张文华(3,98)


史林偶拾

《尚书》类文献《参不韦》与

夏启继位的合法性

李   锐(3,109)

“三纲”观念形成考论

黄国辉(3,114)

正史《循吏传》入传标准与记述内容的变化

牛子晗(2,113)

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

《世说新语注》缺载范晔《后汉书》原因蠡测

吴圣武(2,118)

纲目体生成史论

张赟冰(3,119)

《宋史·李涛传》载“郇王十一世孙”考辨

——以两《唐书》墓志对比为中心

张   静(1,118)

李清《明史杂著》小议

张光华(1,123)


学术信息

2022 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术研讨会综述

许洪冲;樊柏宏(2,123)

探寻经史关系历史,彰显民族史学特点

——四卷本《中国经史关系通史》新书发布会

暨学术研讨会纪要

徐冯媛;王  松(3,123)



排版:李理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史学史研究编辑部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